研学长江,“小种子”的故事有了续篇……
——记南京一中江北一小“亲近长江”实践活动
还记那些在春天种下的小种子吗?早春,新创娃们种下一颗种子,在悉心照料下它发出了芽,绘画、文字、照片等各种记录伴随着种子的成长,催生出孩子们怜悯众生的情感,生态教育、成长意识也在孩子们的心田发了芽。
过了“春日迟迟,卉木萋萋”的季节,金陵夏天的序幕被打开,万物与时节的美,恰到好处。一中江北一小的新创娃们,也在这春盛夏萌的日子里,占尽春的美意,捕捉夏的盎然,与万物一起开启一段浪漫的“亲近长江”研学之旅,于是“小种子”的故事有了夏日续篇......
【快乐出发】
周五午后,阳光晴柔,老师协同家长志愿者带着新创娃们沿着绿树葱葱、姹紫嫣红的开放公园的空中步道向着滨江风光带出发啦!蹦蹦跳跳的新创娃有如这个初夏,充满了热气腾腾的生命力。
“看,这不是语文书里的荷花塘吗?”水韵桥下大片大片新绿,微风轻拂,悠悠晃动。新创娃情不自禁诵起了《小池》。
“快!快!捉住柳花!”当空中飘过一团团轻烟似的柳絮时,新创娃们忍不住去追逐,还大声地吟诵起“杨花榆荚无才思,惟解漫天作雪飞。”“日常睡起无情思,闲看儿童捉柳花。”
“小朋友们,看路边这些高大挺直的树,它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,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?”“银杏——”有几位小男孩自信地回答。于是,一场关于银杏的知识科普开始了……
一路上,新创娃们仿佛欢蹦在一个大自然的博物馆中,感受阳光的热力,轻嗅草木的清香,欣赏百花的红艳,追赶夏天的脚步。
【家长课堂】
步行一公里,到达滨江风光带。新创娃们席地而坐,与自然融为一体。
万里长江水云阔,一江碧水万古流。坐落在长江边的南京,注定与水密不可分。听着长江上传来的声声汽笛,吹着大柳树送来的阵阵凉风,长江隧道建设工程师新创班苗桓宁同学的爸爸从长江的前世今生、长江的生态保护、南京长江大桥建设、南京长江隧道攻克的6大世界级技术难题等方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方位、多角度、立体式的宣讲。“长江在远古时代由东向西流向地中海”“长江源头的水流只有碗口粗”“长江隧道挖掘使用了世界上直径最大的盾构机”……一系列新奇的知识吸引着小朋友们,当他们亲手打开长江源流的绵长画卷时,不禁发出了阵阵惊叹。
听完长江生态现状和环保常识,新创娃分享了各自“长江大保护”的小故事,得到了家长志愿者准备的专属小礼物。南京因江而生、因江而兴、因江而盛。作为长江江苏段“最上游”和省会城市,我们要守护好长江“母亲河”,做长江生态环保的宣传者和践行者。
【诗歌朗诵】
远古的情思,眼前的美景,开阔的云天,飞翔的江鹰,无不激发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诗情。有备而来的新创班小朋友面向长江,齐声咏唱《长江之歌》,随后玩起了“江”字飞花令。
小小少年精神饱满,姿态大方,悠扬的歌声、激扬顿挫的朗诵、完美衔接的“飞花令”让优秀的文化如春雨般点点滋润进心灵,在往后的时光中逐渐成为一小莘莘学子共同的精神密码和文化烙印。
【惬意写生】
沁人心脾的花香、肆意生长的杨柳、滚滚东流的长江、装满货物的轮船……置身在天地之间无边画卷中的新创娃们忍不住架起了“相框”,铺开画纸,拿起画笔,将此刻的美好用稚嫩无拘的美术语言描绘下来。他们倾听着自然物语,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写生开始了……
暖暖孟夏,郁郁江滩,生命的形态落在了画板上,也藏进了新创娃的童真里。他们从一花一草、一舟一浪中感受着生命的气息和时代的脉搏,体验着放飞于天地、触摸到细微的自由自在!
【采风花絮】
家长志愿者拉起了“亲近长江”的横幅,和孩子们在长江边合影,留下了珍贵的童年记忆。三个小时的长江研学采风活动即将落下帷幕,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都流连不舍:架起无人机来个全景留念,骑上“大龟背”比个“小剪刀”,采一朵小野花送给亲爱的她……
本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,苗爸爸准备了精彩的知识锦囊,刘爸爸的小拖车里装满各式“宝贝”,热心的妈妈们和姥姥们全程陪伴……长江边留下了一段家校协同、共育美好的甜蜜记忆。
当人类久居钢筋混凝土的都市丛林中而与自然渐行渐远,当学生们都圈囿在教室而失去本真状态时,生态教育显得重要而迫切。从“一粒小种子”到“长江大保护”,此次研学促进了小朋友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和认识,生态教育的小芽正茁壮成长。“小种子”的故事有了续篇,但还不是终章……(推送人:李丽 审核人:任丽芳)